政府重推私人參建資助房屋以市價六五折出售 最快2028至29年落成

發佈日期: 2023-06-13 18:32
港澳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已複製連結
政府重推私人參建資助房屋,會先推三幅政府土地試行,最快2028至29年落成,以市價六五折出售,申請資格和轉售限制與居屋看齊。

《施政報告》提出,讓私人發展商興建資助房屋。計劃名為「樂建居」,第一批包括柴灣祥民道鄰近港鐵站、0.5公頃的政府土地,可建約700個單位;另一幅在東涌東新填海區,佔地1.4公頃,可興建約1,600個單位,分別明年首季及今年年底公開招標,最快2028至29年落成。

第三幅地因為技術問題,稍後公布細節。政府亦容許發展商申請補地價,改劃私人地來興建這類單位。

政府會規定項目的單位不可以少於指定數目,單位大小亦有限制,實用面積不可少於280平方呎,至少七成須大於375平方呎。政府不會向發展商回購單位,亦會要求興建福利設施。

單位以市價六五折出售,比最近一期居屋的六二折貴。申請資格和轉手限制與居屋看齊。不過條款並無定明內部裝修或屋苑設施等規定。

房屋局常任秘書長王天予稱:「(發展商)構思時都要考慮,目標買家就是符合居屋資格的買家,他要計算一下買家能否負擔這樣的價錢?正正是希望我們給予發展商靈活性,他亦要計算,因我們不會包底,所以他要衡量能否賣得出,這就留待他們發揮其智慧。」

當局指首三幅地皮交予私人發展,較政府自行興建可快二至十個月。

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:「這些土地平整交給發展商處理,若傳統做法是土木工程拓展署先向立法會申請撥款,然後做好土地平整,才交給上蓋起樓,這個過程都需時。相信項目自己落成都會賣樓,有很大誘因他會加快落成。」

政府亦會委託房協處理申請程序。
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