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府將允發展商每幅地獲免地價建多於一間安老院 議員憂吸引力不足
發佈日期: 2023-06-12 17:00
港澳



政府月底將放寬私人發展商在項目內,興建及營運安老院規定,包括准許院舍面積不計入總樓面面積。
本地安老院舍宿位不足,輪候時間需要數年。政府希望私人發展商在現有項目內興建、營運安老院,但過去20年只有7宗申請。
為吸引發展商,當局宣布由本月底起,每幅地可獲豁免地價興建多於一間安老院。院舍總樓面面積,上限由5,400平方米,放寬一倍多,至1.2萬平方米。院舍面積亦可獲豁免,不計入發展項目總樓面面積。
計劃將試行三年,當局亦計劃今年內,放寬殘疾人士院舍的同類規定,同時會減省申請的行政程序。
發展局首席助理秘書長(規劃及地政)譚卓姿稱:「過去我們處理計劃上,有些行政工夫做得未夠理想,程序上我們會逐步逐步來,可能先走城規程序。現時我們檢視過整體方向例如處理這些計劃,我們盡量爭取同步進行(各程序)。」
有議員擔心計劃吸引力不足。
新思維社會福利界議員狄志遠指出:「你要人嫁給你,用這麼簡單的嫁妝。我設一個老人院,對地價有否幫助?老人院這麼多救護車出入,對市民會否有吸引力?」
署理勞工及福利局局長何啟明表示:「吸引力要視乎市場環境怎樣衡量。政府現時以多管齊下方式,提供更多宿位。每一個機會我們都會抓緊,希望新的發展會提供(院舍)。」
勞聯勞工界議員周小松說:「政府會否有期望或指標,希望鼓勵到多少樓面面積可以建出來。」
何啟明回應指:「我們都是以資助宿位,作為整體安老設施的KPI(績效指標),但這個計劃行得好,確實有助於香港整個安老情況。」
當局稱過去五年透過賣地條款在18個項目,提供10.4萬平方米安老院舍樓面面積。今年亦有三個賣地項目,要求發展商提供安老院舍宿位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