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首四個月投資騙案按年增五成 警方倡用「防騙視伏器」了解風險

發佈日期: 2023-06-12 06:01
港澳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已複製連結
警方指今年首四個月,投資騙案及被騙金額按年均多了約五成,建議市民懷疑遇到電話或網上詐騙,可到「防騙視伏器」輸入相關資料了解風險。

網上騙案不時發生,一個不留神,有機會一鋪清袋。其中一名80歲婆婆,去年七月在一個樓盤平台刊登廣告,出租單位。期間一名自稱在美國擔任投資分析師的騙徒聯絡她,聲稱想租樓。

兩個月內,他們因為經常聊天開始熟絡。騙徒於是游說婆婆透過一個手機應用程式投資外匯。婆婆最初投資20萬元,翌日程式就顯示她賺了一倍錢。

結果她在約半年內,分別將910萬元,分27次存入騙徒指定戶口,當中涉及她畢生的積蓄和丈夫遺產。程式一度顯示賺了5,400萬元,即是本金的六倍。

直至今年三月,婆婆要求提款,但突然發現戶口被凍結,騙徒要求她繳交800萬元解凍戶口,婆婆才發現受騙。

商業罪案調查科高級督察劉兆寶指出:「一些網上假的虛擬投資平台、這些影像,才可以令市民有錯覺,形象化他們真的有機會賺錢。其實有部分受害者早期已發現自己墮入騙徒陷阱,但往往不願意相信事實,寧願再放手一博,交高昂的手續費,希望騙徒解凍其戶口。」

不只長者,經常面對數字的會計師亦「中招」。今年一月,一名54歲女事主誤墮網上情緣,同樣被騙徒游說投資外幣,最終損失約2,700萬元。

警方指今年一至四月,投資騙案及被騙金額按年都上升約五成,超過一半也跟加密貨幣有關。

警方提醒公眾遇到可疑來電時,可以在「防騙視伏器」的搜尋器,輸入相關平台的名稱、電話號碼或網址等,即時評估安全風險。軟件會以不同顏色,顯示詐騙風險。
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