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民認為私人參建資助房屋有市場 房委會委員倡訂價高於傳統居屋

發佈日期: 2023-06-09 18:32
港澳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已複製連結
有市民認為,私人參建資助房屋有吸引力,有房委會委員亦認為,訂價可較傳統居屋貴一點。

港島東區的康山花園,是其中一個私人參建的居屋項目,旁邊就是私人屋苑康怡花園,1987年起陸續入伙,不少居民一手購入住到現在。

馬太說:「我由它建成入伙住到現在,我覺得相當好,四周圍交通方便。它有很多裝修,廚櫃、灶、水電有齊。」

黃先生稱:「交通四通八達,購物又近,有大型超市。」

政府重推私人發展商參建居屋,有市民相信會有市場。

李先生指出:「私人參與居屋,質素較高,性價比較高,有很多人想住好些,我想有吸引力,因為你較市價便宜。」

近年居屋以市價約六折出售,有房委會委員建議,重推的私人參建居屋可以貴一點,例如以市價七折訂價。

房委會委員招國偉表示:「但如果單位布局上,例如單位設計或屋苑設備,與房委會居屋有不同,吸引度上部分申請者都想選購質素較高,或定位高於所謂房委會『清水樓』,這是豐富房屋階梯供應。」

他又認為政府不回購貨尾單位,發展商要自行承擔風險,會令他們更著重建築質素。

私人參建居屋上世紀七十年代已出現,2002年因政府停建及停售居屋而中止,最後一個項目是紅灣半島。政府將屋苑賣給私人發展商,接手的財團一度計劃拆卸。

新世界發展執行董事梁志堅曾說:「現在的廁所,不要說成怎樣,孕婦不能進入之外,我們身形細小的也進入不到,進去後也要站在一旁。」

在輿論壓力下,財團最終放棄拆卸,選擇改裝單位,變作私人屋苑海濱南岸出售。
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