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女士生育後尿失禁延誤就醫須做手術處理 術後需留意喝水方法

發佈日期: 2023-05-22 20:13
港澳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已複製連結
不少女士生育後出現尿失禁,覺得難以啟齒而延誤就醫,不但影響日常生活,更導致尿滲情況越來越嚴重,最後要做手術處理。

今年66歲的Candy,在年輕時生了兩個「重量級」兒子。看著小朋友健康地長大成人,但她卻出現產後膀胱肌肉鬆弛,導致壓力性尿失禁。

Candy表示:「有一天我抱起他的時候,我發現有一滴(尿液)漏出來,我一直沒有理會它,它由一滴,時間久了又一滴,開始變得頻密。」

尿失禁是指小便在不正常的情況下流出,一般會以滲漏的時間來分類。第一類是壓力性尿失禁,患者打噴嚏、咳嗽或大笑時,會出現漏尿問題。第二類是急切性尿失禁,患者會突然感到尿急,無法控制小便的衝動。而第三類就是以上徵狀相加起來,稱為混合性尿失禁。最後是滿溢性尿失禁,患者通常有功能性問題,可能是膀胱過度飽漲,導致漏出尿液。

泌尿外科專科醫生張皓琬稱:「其實漏一滴小便都是不正常,如果病人一直不求醫,盆底肌會越來越衰弱。最差的情況會有盆腔器官下垂,可能聽說過子宮下垂,但其實膀胱都會跌下來,直腸都會跌下來。」

病人可以透過做陰道中段懸掛帶手術,改善漏尿的情況,不過術後就需要做一些保養工作。

張皓琬說:「一次性喝得太多水,膀胱太脹,容易在手術後會尿急至漏尿,所以在做完手術後的時間,病人需要控制體重。第二、繼續做盆底肌海格爾運動。第三、醫生所教導的,根據體重喝多少水,每天喝多少杯水,每一杯的時間如何飲用。」

物理治療師說,不少女士去廁所見到廁板骯髒,會懸空去如廁。這樣做會令盆底肌的調節出現問題,所以建議大家要用坐廁去廁所。
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