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級歷史建築中電鐘樓活化為文化館 讓公眾重溫香港供電歷史

發佈日期: 2023-05-18 22:17
港澳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已複製連結
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的中電鐘樓完成活化,變身成為文化館,讓公眾重溫香港的供電歷史,亦推廣電力可持續發展。

這座外牆鋪滿紅棕色釉彩瓷磚的大樓,是位於亞皆老街的中電鐘樓,於1940年落成,70多年來一直是中電總部,2012年總部遷往紅磡。

鐘樓就在2018年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。其頂部的三面外牆都裝嵌了電力驅動的塔鐘,過往一度是九龍居民參考時間的重要地標。

中華電力有限公司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表示:「鐘樓裡面有很多人的集體回憶,在這個項目進行期間,很多街坊會幫我們注意這個鐘樓,甚至鐘停了,他們會第一時間通知我們熱線中心,告訴我們鐘停了。」

鐘樓的新任務是化身成文化館,有三個展覽廳,展示多項歷史文物,重溫昔日香港的電力發展及歷史,包括中電總部原址牌匾、鐘樓的原裝鐘芯和指針,又用模型展示縮小版的供電過程,從發電機到供電廠,再由電纜輸送給各家各戶,讓公眾了解電力供應的來源。

除了歷史文化,文化館亦希望推廣用電可持續發展。館內有多個互動設施和多媒體展覽,推廣智慧城市。展館亦設有減碳小遊戲,遊客在限時內答對減碳相關問題,就可以消除「碳分子」,拿到分數。

鐘樓文化館星期五開始免費開放給公眾參觀,亦會定期舉辦導賞團和講座等。
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