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最強生命線】大夫斷症:運動不當易勞損 中醫針灸紓緩肌腱炎
發佈日期: 2023-05-17 11:00
港澳



《素問.長刺節論》:「病在筋,筋攣節痛,不可以行,名筋痺。」
在中醫角度,人的身體主要有五部分,分別是筋、脈、肉、皮、骨,當我們要活動關節的時候,必須要有肌腱參與,一旦經常勞損,就會容易患上肌腱炎,屬於筋閉的範疇。
浸大中醫藥臨床部中醫臨床助理教授周忠亮表示:「一般來說最常見的,像急性期可出現紅腫、熱痛,還有活動受限、關節乏力的情況。40歲到60歲比較多見,從這個肌腱的本身來講,它的韌性降低了、靈活度也降低了,所以導致這個年齡段的肌腱炎發作比較多些。」
除了年紀大和體質較弱的人士容易患上肌腱炎之外,如果意外外傷,或者是長期運動不當都會有炎症。
周忠亮指出:「我們知道一個網球肘,網球肘本身就是肌腱炎,你像經常跑步的,膝關節內側疼痛,都是肌腱炎的一些症狀,所以不要覺得是體質強,你運動過度,或者是受傷、勞損,都可以產生肌腱炎。」
另外,長期處於風、寒、濕的環境,都容易加劇疼痛,所以中醫在針灸治療上,會針對痛症部位去辨證論治。
周忠亮稱:「就拿網球肘舉例,我們知道這個肘關節外側疼痛,一般像我治療的時候,針灸在局部取穴,像曲池穴、手三里穴,還有三間穴。一般而言,如果疼痛厲害的時候,一般不主張局部按摩太多,往往你把上下經絡疏通開,局部可以輕揉一下,避免刺激他情況加重,很多人以為哪個地方痛就按哪裡,往往操作不當會徵狀加重。」
還有一種常見的鵝足肌腱炎,主要表現為膝關節內側疼痛,可以取血海穴來紓緩徵狀。
周忠亮說:「然後,足三里、陽陵泉、陰陵泉,還有太白穴,通過下病上取、左病右取的原則,取對側的曲池穴,這樣就可以起到一個治療的作用,從而達到疼痛緩解,活動功能恢復的過程。」
今次為大家推介一款有補益氣血、疏筋活絡止痛的作用的湯水,患有慢性肌腱炎又體質偏弱的人可以適當服用。
【強筋骨補益氣湯】
材料:
杜仲 15克
牛大力 15克
五指毛桃 15克
栗子 50克
紅棗 5粒
雞腳 5隻
煮法:
所有材料洗淨後加入一公升水,水滾慢火煮一小時分鐘即可飲用。
點擊觀看節目重溫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