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者指教育界須檢視學生需如何學習人工智能 避免形成數碼鴻溝
發佈日期: 2023-05-04 23:18
港澳
粵人工智能日趨普及下,有中學生學習研發人工智能(AI)系統。有學者就認為,政府和學界都要思考,如何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同等機會學習人工智能,避免未來出現數碼鴻溝。 這幾名中學生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,研發出一套養殖大閘蟹系統,更在一項比賽中贏得全球十優獎項。 元朗商會中學學生麥翠琪指出:「我們有設想過,如果下雨會怎麼辦,因為雨是偏酸性的,尤其是下酸雨的時候,它會影響到我們水池的酸鹼值,我們的魚塘會自己加化學物質,去平衡酸鹼值。」 這間學校最近還翻新了圖書館,加入虛擬實景技術,校長希望可以結合科技與傳統閱讀。 元朗商會中學校長丘志良說:「我想現在學生,要他們有興趣學習,也要跟到他們的步伐才行。未來圖書館裡面,可能不單只是書本或者電子書,還有很多不同的比如現在講的元宇宙,很多不同的元素。」 在這個智能圖書館裡面,戴上這款智能眼鏡後,學生可以模擬置身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內,放大、縮小閱讀虛擬展品資料。 有研究教育政策的學者認為,在人工智能普及的趨勢下,教育界應該檢視未來學生需要學習甚麼技巧。 美國史丹福大學院士黃偉豪稱:「過往我們覺得不是很需要的技巧,或者不是很需要的能力,特別我們可能忽視了一些,如何去邏輯分析,如何批判思維,這些都是人工智能做不到的東西。」 他認為,政府和學界要思考,如何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同等機會學習人工智能,避免未來形成數碼鴻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