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大設計工具式義肢增殘疾人士活動能力 與中學合作推廣傷健共融

發佈日期: 2023-04-30 06:17
港澳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已複製連結
香港一直提倡「傷健共融」理念,有大學設計模組化工具式義肢,提升殘疾人士的活動能力,協助他們融入社會。

岑幸富於2003年一次交通意外失去左手前臂。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為他設計一套模組化工具式義肢,助他在日常生活中,能夠做到一些較精細的動作,亦建立資源庫幫助其他殘疾人士。

香港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劉達銘表示:「我們只需要微調長度、角度,便可以讓不同人士使用。我們一直製作不同工具,有十至二十款,這些工具全部變成一個資源庫。」

岑幸富說:「我看見他們這麼有心,幫助我可以令我做到很想做的事,我便更加努力,使用那些工具去做更多事,讓更多同路人看到,原來我們可以充滿無限可能。」

他和研究團隊亦走入校園,與學生分享設計義肢工具的經驗及知識。這間中學亦將項目列入校本課程,透過傷健合作,培養學生的同理心。

樂善堂余近卿中學中四學生楊京生稱:「現在正製作一個單車義肢,當時阿富本來有一個單車義肢,他說那個單車義肢比較重,我當時就想盡量減輕義肢的重量,希望繼續改進這義肢給他使用,有更好的使用體驗。」

樂善堂余近卿中學設計與應用科技科主任廖國靖指出:「我們平常舉辦講座,學生與嘉賓之間的距離很大,但他們今天在課堂上,阿富親自四處詢問同學,同學又與他聊天,他們能更了解阿富多一些。同學經過這次,應該建立起同理心,希望他們繼續發展下去,日後看看能否幫助更多人。」

研究團隊期望能與更多學校合作,進一步推廣傷健共融理念。
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