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局去年接76宗山泥傾瀉報告按年跌近半 當局籲風險仍存在切勿鬆懈

發佈日期: 2023-04-03 19:01
港澳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已複製連結
土力工程處稱,去年共接獲76宗山泥傾瀉事故報告,是2004年以來新低,但處方提醒市民切勿以為相關風險已消失。

去年山泥傾瀉事故報告,按年跌四成八,只有76宗。土力工程處稱,以往慣例,一年錄得數字低,翌年相對會較多,天文台早前預計,今年雨量為「正常至偏少」,今年山泥傾瀉情況又如何?處方稱一般都是跟暴雨有關。

土力工程處副處長(港島)張秉業指出:「究竟下得多快、多長、多密集,若雨平均地下,其實山體反應沒那麼大,亦較難預測今年山泥傾斜指數如何。不要以為一年數字偏低,而覺得我們山泥傾瀉的風險消失了。」

處方稱市民近年較忽視山泥傾瀉,去年調查發現七成多受訪者認為,大型山泥傾瀉不會發生,原因之一是過去14年,本港都無下過很嚴重的雨,未見嚴重山泥傾瀉。

張秉業表示:「特別是當無一些嚴重的山泥傾瀉發生,或數字低時,其實市民的警戒心理的確會鬆懈。香港都是山多平地少,我們的發展,現時愈來愈多,挨近我們的山坡,甚至在天然山坡做平整工程,所以山泥傾瀉無可能是零,必然會發生。」

他稱處方每年花近10億元,美化及平整180個人造及天然斜坡、增設智能泥石壩、柔性防護網等。最重要是市民有要記得,暴雨時盡量遠離斜坡。

為了提高市民相關認知,處方在寶雲道設斜坡研習徑,全長三公里的路程,透過虛擬實景技術,介紹斜坡工程如擋土牆、石牆樹等。

研習徑共有八個研習點,除了可看到斜坡工程資訊外,部分研習點就如這裡展示以前山泥傾瀉的痕跡,讓市民加強對山泥傾瀉的警惕。
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