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淑佩指逾60萬輛車領「易通行」車貼 解決塞車非依賴電子道路收費

發佈日期: 2023-04-02 11:30
港澳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已複製連結
延遲至下月試行的不停車繳費「易通行」,運輸署指,七成半車輛已領取車貼。有了技術後,未來會否有更多道路收費,政府指,塞車問題不一定透過收費來解決。

「易通行」原本二月底在青沙公路試行,但當時仍有近一半、即約40萬車主未領貼,最終延遲。

運輸署署長羅淑佩在本台節目《講清講楚》指,目前超過60萬輛車已領取。

運輸署署長羅淑佩說:「我們覺得都相當好,但未足夠。我們其實餘下還有一個月左右,我們會加緊做一些宣傳、再做一些便利,我很快會公布。」

下月7日才開始試行,約半年後、即年底,過海隧道就要實施不同時段、不同收費。署方指,一直在背後測試,計劃仍是西隧八月用到「易通行」。

至於為何不找一條不同車種、不同收費的隧道,例如大老山來試,而是選擇甚麼車也收8元的青沙,當局指,有原因。

羅淑佩指出:「會比較簡單一點,系統的負荷也沒有那麼大。城門隧道雖然是出荃灣,但都是在西邊。旁邊還有一條不收費的大埔公路,所以在青沙那邊,我們覺得給予駕駛人士較多選擇。實施時間遲了、其實不會,我們原本都是計劃三條以沙田劃一收費的隧道就是首批實施,然後就是三條過海隧道,這個方向並沒有變。」

運輸署署長在三條海底隧道分流方案中有權改隧道費,未來會否越收越貴?又或者藉「易通行」推區域電子道路收費?

羅淑佩表示:「大家可能看到塞車就會話是否要實行電子道路收費?自動交通執法系統試行後,已經幫助到。我們看到在皇后大道中,停車等候的狀況好了很多。減少大家使用或購買私家車不是單靠加稅或不同收費,我們的公共交通是屬於世界數一數二。此時路路暢通的話,你問我,我們在條例裡安排了,我們更可減價,我們不一定是加價。」

她舉例指,東鐵綫過海後不少人指願意少些駕車過海,強調政府會繼續做好公共交通網絡。
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