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者指實驗用雙氧水濃度一般較家用高 提醒學生須做足保護措施
發佈日期: 2023-03-24 21:45
港澳



青衣一間中學有11名學生做實驗時,懷疑被「雙氧水」濺傷送院。有學者指實驗用的「雙氧水」,濃度一般較家用的高,學生做實驗時要做足保護措施。
受傷的樂善堂梁植偉紀念中學學生,年齡14至15歲,分別報稱懷疑手部灼傷及痕癢等,6人送往瑪嘉烈醫院,其餘5人送往仁濟醫院治理。
警方早上約10時接報,30名學生正上化學堂,進行涉及俗稱「雙氧水」的「過氧化氫」實驗,其中11人懷疑被「雙氧水」濺中。
有學者指中學課程中,化學實驗會用到「雙氧水」,例如進行離子分解或化合物降解的實驗,而用上的「雙氧水」濃度,亦會較一般家用或醫療用的高。
教育大學科學及環境學系教授周卓輝說:「一般在家用洗傷口,可能是約百分之0.5的『雙氧水』,是較稀釋的,但實驗室的『雙氧水』,大約是百分之10至30,如果工業程度,可能是百分之50至60。濃度增加了,氧化能力提高,提高後腐蝕性亦會提高,有機會灼傷皮膚、眼睛,甚至濃度較高吸入肺後,有機會灼傷肺。」
他提醒學生做實驗時,要做足保護措施。
周卓輝指出:「一定要有實驗袍,保護身體皮膚,第二要有實驗眼鏡,戴後可保護雙眼。我想今次意外發生,是因為忘記戴手套,通常要戴手套,做實驗時可以保護我們的手,因為有時取出取入會濺傷。」
他指亦要在老師或實驗室技術員監察下做實驗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