調查指逾半受訪者不認同擴大輸入外勞 工聯會倡人手緊張行業提高薪酬待遇
發佈日期: 2023-03-19 19:48
港澳



工聯會調查指,超過六成受訪會員認為行內缺人,主要原因是人工低、福利差,建議當局推動人手緊張的行業,提高薪酬待遇。
失業率連續十個月下跌,今年二月跌至百分之3.3,但不少企業都稱請不到人,工聯會月初以問卷訪問約九千名來自不同行業的「打工仔」會員,約六成表示行業有缺人情況,當中過半認為人工低、福利差是主要原因;四成一表示工作條件差,包括工時長、工作量大、工作環境差等,其他原因亦包括無晉升前景、工作性質、形象差等。
根據國際勞工組織建議,僱員每周平均工作時間是40小時,若達到48小時或以上,屬工時過長,工聯會稱,三成受訪者指每周工時都超過48小時。
工聯會副理事長丘燿誠說:「普遍工友反映現在(餐飲業)工作量很大,五人的工作平均只有三、四人做,甚至嚴重時,只有兩至三人做。高強度工作推給新入行工友做,有工友反映再是這樣我就不做。」
工聯會理事長黃國稱:「僱主不可能既要馬兒好,又要馬兒不吃草,要求僱員付出的話,是否也要有合理回報?」
行業缺人,但五成四受訪者不認同擴大輸入外勞。
有工友代表表示:「如果過度輸入外勞,會導致工友失業,擔憂工人待遇(薪金)價錢沒有增加,以及就業機會減少,會導致找工作難。」
工聯會認為,解決方法是優先提高人手緊張行業的薪酬待遇,當局亦應積極鼓勵本地就業,提高勞動參與率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