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學者指巴士公司收取部分政府補貼未入帳 當局審批申請時應一併考慮
港澳
2023-03-14 23:00



五間專營巴士公司申請加價。立法會跨黨派反對申請的加幅,認為過高;有學者就指,巴士公司收取部分政府補貼仍未入帳,當局審批時應一併考慮。
加價潮蔓延至巴士,加幅甚至比上次更高。其中九巴解釋稱鐵路擴張,令巴士乘客量持續下跌,加上人口增長停滯,為經營環境帶來嚴峻挑戰。新巴、城巴就指,市區線過去15年只調整過票價三次,2021年虧損3,000多萬至逾1.5億元。
不過,多個政黨都批評不合理。
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恒鑌稱:「市民生活未完全恢復,甚至疫情中,市民收入可能少了,人工未見有加。」
工聯會九龍東議員鄧家彪表示:「將香港復蘇、復業、復常步伐,摑了一巴掌。我們敦促特區政府,為巴士公司『獅子開大口』,用脅逼形式申請加價,用有效方式為市民把關。」
代表交通業界的議員易志明認為,當局應容許巴士公司開拓更多收入來源。
自由黨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認為:「政府可否思維上開放些,舉例巴士車身廣告現時只容許貼紙式廣告,我在英國倫敦見過LED燈。在交通交匯處有些空間,可否撥給不同巴士公司做一些很簡單的便利店。」
以九巴為例子,廣告業務早年分拆到另一間公司,這部分賺的錢、廣告收入無法全數補貼巴士營運開支;另外,2020、2021年有盈利,主因之一是獲政府疫情相關補貼。
雖然去年虧損,但有學者指仍然未計及第六輪防疫基金,將發還期內下半年的維修保養費用。
樹仁大學經濟及金融學系助理教授袁偉基指出:「你收到政府補貼,那些維修費會否退還,你如果沒有全部講清楚給市民知,你計算起上來,市民就會覺得是未有提供充分資訊所影響。」
他指,政府審批亦會全盤考慮這些相關收入和補貼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