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知障礙症非老人專屬病 患者65歲前出現症狀可失自理能力
港澳
2023-03-13 20:10



不少人以為認知障礙症是「老人病」,但如果患者在65歲前出現認知障礙,會被界定為早發認知障礙症。
今年66歲的蒙太,兩年前確診患上認知障礙症。蒙先生回想起來,發現太太原來在幾年前已經有發病跡象。
早發性認知障礙症照顧者蒙先生表示:「之前都未發現,開始陸續有些事情出現,例如煮食物有點奇怪,為甚麼煮同一樣食物。」
由於蒙太在65歲前病發,屬於早發性認知障礙症。大部分認知障礙症患者,都是屬於阿茲海默症,最常見徵狀包括記憶力衰退、表達能力變差,甚至連熟悉的工作都忘記怎樣做。當中約五至七成早發患者,是屬於這一類型。
中大醫院腦神經科專科醫生區頴芝指出:「例如他們未必記性特別差,但是他們可能在判斷距離或物件的位置,可能出現一些明顯的障礙,這些病徵因為並不是典型,再加上年齡又並不是很年老,很多時候去求診時,未必第一樣事情想到阿茲海默症。」
要診斷患者是否有認知障礙症,除臨床問診之外,亦需要使用磁力共振掃描影像的協助。不過磁力共振有機會偵測不到早發性患者初期的異常情況,醫生亦會使用正電子掃描協助診斷。
區頴芝稱:「這些顯影劑就會顯示腦部中,有沒有一些稱為澱粉狀蛋白,澱粉狀蛋白其實是醫學上認為引致阿茲海默症其中一種病理蛋白。你看見有阿茲海默症的患者的掃描,有很多紅色的位置,其實就是說一些澱粉狀蛋白的沉澱。」
現時醫學界並沒有方法根治認知障礙症,但透過藥物治療可延緩認知能力退步,或減少情緒及行為問題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