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府倡牙科生實習一年及服務公營機構兩年 擬引入非本地培訓牙醫
發佈日期: 2023-03-09 18:31
港澳



政府建議修訂《牙醫註冊條例》,提出多項措施增加人手,包括引入非本地培訓牙醫,亦要求本地牙科畢業生,要實習一年才可正式註冊,並強制在公營醫療機構服務一定年期。
政府牙科診所免費街症,輪候需時。
林女士稱:「排隊難,政府安排不到又是難。」
樂先生表示:「現在要排約一年零十個月。」
政府計劃修訂《牙醫註冊條例》,增設「有限度註冊」和「特別註冊」類別,引入非本地培訓牙醫,他們一定要在公營機構工作至少三年。
另外,本地牙科畢業生,現時他們註冊後不需實習便可執業。政府建議日後要先在衞生署、醫管局或其他醫衞局局長指定機構,實習一年才可正式註冊;亦強制本地培訓全科牙醫正式註冊後,要在公營醫療機構服務一定年期,例如實行初期考慮定為兩年。
至於本地培訓專科牙醫,如果相關專科培訓是獲衞生署支援,獲得專科資格後,要繼續在衞生署服務一定年期,初步計劃是二至五年。
香港每一萬人口,只有3.7個註冊牙醫,落後不少先進國家。菲臘牙科醫院1981年和港大牙醫學院1982年成立前,香港的牙醫大多是外國畢業回流,如菲律賓等。到90年代初,港府不再接受非本地培訓牙醫來港,多年來靠港大每年約50名牙科畢業生補充。而牙醫比西醫課程長一年,因為要了解口腔結構,亦要學習用麻醉藥等。
牙醫學會認為,如增設實習和強制服務年期,反而會令學生不選讀牙科,建議將實習安排在六年的課程中完成。
香港牙醫學會會長王志偉說:「實習期和社會服務可否在讀書時完成?現時制度是在菲臘牙科醫院實習,如說社會需你來政府幫忙,可否把實習部分搬去政府機構?」
他認為長遠要改善公營牙科的晉升階梯,以留住人手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