申訴署查食環署監管持牌泳池制度 工會稱容許部分泳池毋須設救生員規例過時
發佈日期: 2023-02-28 18:45
港澳



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食環署對持牌泳池的監管。有業界指,食環署一般只要求抽查水質,亦容許部分較小的泳池毋須救生員當值。有救生員工會認為規例過時。
屋苑君臨天下去年五月,曾有兩名女童在會所泳池遇溺,其中一人不治。全港約有1,400個持牌泳池,由食環署發牌監管設備、水質及救生員數目等。
申訴專員公署就食環署監管制度展開主動調查,指署方現時沒有就私人泳池,發生意外後設通報機制,難以知道監管泳池曾否發生嚴重事故。若不掌握,便無法查究持牌人有否違規,以檢討牌照條件是否適切。申訴專員公署會調查署方發牌機制、續牌申請等,以便作出改善。
根據《泳池規例》,食環署批准私人泳池牌照時,會審視多項條件:包括泳池圖則、水質、淋浴花灑等周邊措施設計,又要求泳池需有不少於兩名救生員當值。
有救生員認為規例過時。
港九拯溺員工會副主席胡啟榮表示:「食環署發牌主要監管水質及監管是否足夠救生員,及申請時有多少救生員,設施需有多少救生員,食環署未必有相關知識判斷,可能條例已過時。」
私人泳池續牌,部分由物業管理公司負責,有業界指署方僅要求呈交水質報告,部分較小、水不深的泳池,不需救生員。
物業管理聯會榮譽會長黃健平指:「如果沒有救生員的泳池,我們會有巡邏紀錄。發生意外的話,我們會即時報警,報了給警方案件調查,相關資料未必可透露予第三方。」
他亦同意食環署在發牌過程可諮詢救生員,以減低泳池意外發生的機會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