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創科導航】中學機械車競技賽
發佈日期: 2023-02-16 22:00
港澳



每間參賽學校,科技公司會提供三輛只有基本裝置的機械車和一台無人機,學校便要各師各法,看看如何在機械工程、編程和人工智能多方面,提高自己勝算機會。
德信中學機甲大師隊長曾皓廉(Isaac)稱:「這輛工程車便用盡了規則內最大尺寸限制,當它(擋板)開啟的時候,它便大概做到規則上限的65厘米乘65厘米再乘65厘米,讓我們的(工程)車就可以擋到對方(的攻擊),不讓它擊打掉能量機關,還有這個拿取彈(藥)結構也非常特別,是我們自己弄了很久,也是利用3D打印。可以減輕整體的車身重量,讓我們的(工程)車可以更靈活。另外,便是我們有看到別的學校使用了AI模組,為了針對AI模組,我們也制定了一定的策略去應付他們,這一個部分便需要我們在編程上面下更大的功夫。」
要贏除了改良硬件裝備,讓負責取彈藥的工程車活動能力夠快,學生亦要讓負責擊殺敵方的步兵車夠聰明,快速分辨出要攻擊的目標對象,所以他們亦花了不少時間做編程,建立一個精準度高的AI模組。
曾皓廉指出:「最困難便是這個模型,因為你需要找到不同的角度,因為一輛機械車它的鏡頭移動時,你便會看到不同方面的(畫面),但你都要它辨識得到這塊裝甲還有機械車,這個時候你便需要很多的照片。如果數據數量太多,大概要畫七至八個框的時候,便需要一分鐘,因為要畫得精準,大概一分鐘儲一張照片,便真的很浪費時間,大概需要三千到五千張照片,才可以叫做一個完整的AI模組。」
點擊觀看節目重溫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