玫瑰痤瘡為常見慢性皮膚病 如臉紅情況持續可考慮激光治療

發佈日期: 2023-02-13 20:01
港澳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已複製連結
玫瑰痤瘡是女性最常見慢性皮膚病之一,患者臉部會出現發紅發熱、微絲血管擴張等徵狀,若錯誤使用類固醇,情況可能更嚴重。

25歲的李小姐三年前患上玫瑰痤瘡,加上她本身皮膚敏感和有濕疹病史,病情一直反反覆覆。

玫瑰痤瘡患者李小姐稱:「當時最嚴重時全臉也是,其實會長滿密密麻麻的痘和暗瘡,以及紅和腫,覺得好像自己被針刺的感覺。」

人體皮膚分為三層,包括表皮層、真皮層及皮下脂肪層,當中真皮層分布很多微絲血管,受臉部血管的神經線控制,會膨脹及收縮,但是如果血管的神經線控制失調,使微絲血管經常處於膨脹狀態,並不斷擴張,會造成臉部間歇性泛紅,長期會引起炎症。

港大內科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陳俊彥說:「我們有稱為原發性和繼發性的玫瑰痤瘡,原發性的意思就是皮膚自己表面的血管,自己會不自覺地擴張,因為先天控制血管的機制有些錯亂,令血管容易擴張,不懂收縮。」

而繼發性玫瑰痤瘡的成因眾多,例如臉部寄生蟲蠕型蟎蟲數量過多,或者有慢性皮膚病史,以及錯誤使用類固醇等,也會加重血管擴張情況,嚴重更會長出丘疹。

陳俊彥指出:「另外一個更加嚴重的情況叫作『酒渣鼻』,或醫學上稱為『酒糟鼻』,當皮膚的軟組織不斷充血,亦會增生,鼻子會變得很厚、很大。另外,其實玫瑰痤瘡的病人,眼睛有機會受到影響,眼白經常很紅,眼睛會感到很乾。」

治療方面,醫生會處方消炎藥膏,或四環素、紅霉素等口服抗生素。如果患者有持續性臉紅情況,會考慮做激光治療。

陳俊彥表示:「當將激光打到皮膚表面,將這些不需要的血管可以打走它,除了減少面紅,自己會覺得很熱、有被針刺的感覺,會得到很大的改善。」

醫生亦建議患者要做好日常肌膚保養,飲食要以清淡為主,避免再次復發。
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