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大教育博物館辦展覽 呈現本港課外活動百年歷史與演變
發佈日期: 2023-01-25 07:01
港澳



教育大學的教育博物館舉辦課外活動展,策展團隊期望呈現香港課外活動過去百年的歷史與演變。
康樂棋、鬥獸棋、西瓜球,有否勾起大家對課外活動的回憶?教育大學的教育博物館與香港課外活動主任協會合辦課外活動展覽,展出近200張珍貴圖片和藏品。
包括戲劇教育家鍾景輝1954年、仍然是中學生時,在校際戲劇比賽獲得的個人優異獎錦旗;著名棒球隊沙燕隊成員親筆簽名的球及獎座,以及他們的教練盧光輝校長用過的球棒及手套。全國人大前常委范徐麗泰1960年在中學音樂節奪冠的照片,亦是展品之一。
策展團隊指,香港課外活動的變遷,與歷史發展有很大關係。
教大圖書館館長鄭保瑛表示:「初初例如20世紀初時,當然是簡單模式。到戰後1949年之後,當時人口膨脹,政府更注重學生學習在課堂活動外,究竟在課餘可以做甚麼?到60年代末因社會運動,政府知道年輕人需要更加引導發展本身性格,或發洩精力,所以舉辦了更多康樂活動。」
團隊又希望透過展覽,令公眾反思課外活動的意義。
教大學術及首席副校長李子建說:「學習是重要,但個人的開心都重要,我們整個過程記得的,通常都是開心的東西,不在於物質世界有多豐富。可否參加自己較喜歡的活動?這是多些選擇、是學生的個人選擇。」
踢毽亦是不少人的課外活動,策展團隊在展覽中加入不少互動元素,包括來參觀市民可以自製足毽等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