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生指若長期坐骨神經痛 或屬椎間盤異常需治療

發佈日期: 2023-01-23 20:00
港澳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已複製連結
日常生活緊張繁忙,休息不足夠,不少人都會有腰酸背痛。有醫生指如果痛症持續,出現坐骨神經痛,要留意椎間盤可能有異常情況。

孫女士去年出現坐骨神經痛,平常走路或轉身就會疼痛。

孫女士稱:「主要在右邊腰部、臀部和腳部附近痛,有時好像「死機」了,要等很久才可以慢慢移動。」

人體腰椎共有五節,椎間盤連接相鄰兩個椎骨之間,而坐骨神經分布在下背部、臀部、大腿後側、小腿延伸至腳底。如果腰椎椎間盤受到很大壓力,就會凸出來,壓迫到神經根,從而引起坐骨神經痛,患者會感到一邊臀部或腿部持續疼痛、麻痺及走路無力等,嚴重甚至無法走路和永久性的神經損傷。

中大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專業應用教授羅尚尉指出:「成因包括椎間盤脫位,它內裡的椎間盤有兩個結構,一是外圍的纖維環,二是中間有髓核,髓核因為受到長期磨損或者有受傷、凸了出來,壓著神經線。」

坐骨神經痛成因有很多,最常見是椎間盤突出症,通常是長期要彎腰拿重物、較多患者是由於姿勢不當或肥胖人士。

另一類是隨著年紀增長,50歲以上人士因為腰椎逐漸退化,承托力不足夠,容易造成腰椎管狹窄症,兩者都會引致坐骨神經痛。

羅尚尉表示:「還有一類是吸煙。因為吸煙會影響纖維環外圍的血液供應,外圍包著中間核椎的纖維環,血液供應不足,慢慢會沒有彈性,都會凸了出來。」

醫生會透過影像診斷找出發病成因,如果患者持續疼痛和發炎,會先採用藥物治療紓緩病情,情況嚴重就要動手術。

患者亦要配合物理治療,例如是超聲波或針灸治療,減輕疼痛和改善僵硬情況。
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