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局預留六千萬元資助幼稚園舉辦校本活動 促進學生認識中華文化
發佈日期: 2023-01-22 10:35
港澳



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,本學年開始每年要舉辦至少一項與中華文化相關的校本活動,教育局預留六千萬元支援學校。
年獸「出沒」,同學手持紅色揮春、敲擊中國樂器,模仿放鞭炮趕走年獸,又玩「煮飯仔」,模仿吃開年飯。慈雲山這間幼稚園安排不同活動,讓同學認識農曆新年習俗。
《施政報告》提出加強國民教育,訂立績效指標,要求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學校,本學年開始每年舉辦至少一次與中華文化相關校本活動。教育局預留了六千萬元,為幼稚園提供一筆過5至8萬元津貼,資助學校舉辦相關活動,促進學生認識中華文化。
保良局方譚遠良(慈雲山)幼稚園校長易愛玲稱:「(學校)已經將這些元素滲入平日活動以及主題,我相信業界要達到每一年做一次活動,我相信是平常能做到的事。我們希望善用這筆津貼,可以增善我們的資源,例如增購中國樂器或者民族戲服等。小朋友那麼小,要有好多親身經驗才可以,因為要透過很多感官上學習,即使開年飯,我們都希望像真少許。」
教育局指至少接獲200間學校申請。
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(幼稚園教育)梁詠珊指出:「其實幼稚圍要考慮小朋友的興趣、能力及發展需要,來設立合適的學習目標及策略。學校有額外資源,可以優化工作,做更多多元化校本活動,讓小孩進一步認識中華文化及自己國家的民族情感,進一步建立國民身份認同。」
成功申請津貼的幼稚園,要在學年完結前上載相關教學活動的相片及成果至校網。教育局指希望藉此推動同業之間的交流,以及借鑑經驗。
同學在活動又學懂甚麼?
有幼稚園學生說:「學到祝福語,例如年年有餘、身體健康、萬事如意。」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