將軍澳137區將建5萬住宅單位料逾13萬人入住 首批最快七年後入伙

發佈日期: 2023-01-19 18:46
港澳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已複製連結
政府公布將軍澳137區規劃細節,包括在該區及132區,即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對出,填海連削坡合共約45公頃,屆時將有13萬多人入住,首批萬多個單位最快2030年入伙。

《施政報告》早已提出發展現時為填料庫的137區,並在近岸填海,預料提供五萬個住宅單位,合共13.5萬人入住。

政府向立法會提交詳細規劃方案,本身佔地80公頃的137區,需在海水化淡廠對出、屋苑日出康城以南填海約20公頃,若最終連接該區的「將軍澳南延綫」,以重鐵形式興建,當局可能要在將軍澳創新園對出填海約兩公頃。

另外132區對出將以填海及削坡方式,提供約25公頃,以「接收」137區兩個公共設施及興建四個新設施,包括廢物轉運站、接收內地輸出核能、水或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電力設施,建築高度介乎20至60米,與最近的屋苑維景灣畔相距約一公里。

將軍澳居民招先生說:「視乎距離對我們生活有無直接影響,最主要是空氣質素,有無氣味。」

將軍澳居民李先生稱:「我天天三時在這裡游水,填了海就不能游了。大勢所趨,地方不夠,我們接受。」

當局稱137區新建鐵路站,會在大部分居民500米步行距離內,首批12,600個單位2030年入伙,涉及3.4萬人。

接駁交通方面,除了「將軍澳南延綫」,亦建議興建「將軍澳-油塘隧道」,正諮詢公眾。當局承認這兩項基建都不會在首批居民入伙前投入服務,屆時只會靠巴士、小巴接駁,往返日出康城或將軍澳市中心,再轉駁鐵路。不過將軍澳堆填區將在他們入伙前關閉。

整個項目未有成本估算,當局強調今次填海面積不是很多,但可帶來五萬個單位,值得投資。
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