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藝文誌】山水之美 在乎皴法魅力

發佈日期: 2023-01-11 22:00
港澳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已複製連結
中國優秀的文人畫家大多數喜愛山水,在大自然裡閑適自得,精神深處恢宏博大,包容天地山川。中國畫技法中的「皴法」,能表現山石、峰巒和樹身表皮的脈絡紋理和質感,是山水畫一個重要文化符號。中文大學文物館概括了約16種古今皴法,並透過名家作品,展現這種藝術語言的獨特魅力。

中文大學文物館中國書畫主任陳冠男介紹其中一幅展品、明末畫家鄒之麟的《仿黃公望〈溪山無盡圖〉》:「鄒之麟是明朝末年的人,他本身非常喜歡元代畫家黃公望。譬如我們看看這張畫,他是如何演繹黃公望的特色?看前景他的樹有很多編排,首先是很多棵豎立的樹當中,特別有一棵是斜著伸出,這是他們心目中,黃公望的第一個特色。在石的輪廓分布會出現一個英文字母Y字,用以表現『石分三面』。你在畫中會看見一些小石塊出現這樣的Y字。」

陳冠男續指:「走進山中必須經過迂迴曲折的路,這個左右搖擺的構圖,便是黃公望的第三個特色;第四特色是在山峰上,會突然出現很多平台,讓人站上去觀望山水;。最後一個重要特色是黃公望使用一些長的線條皴擦山石,稱之謂『長披麻皴』。」

中國山水畫家追求「師古人」,同時要「師造化」。「師造化」是去旅遊,感受真正山水,感受大自然天地的靈氣,並要寫生。

陳冠男說:「黃向堅是明末清初人,祖籍蘇州。黃向堅父親被派到雲南當官,經歷改朝換代和戰亂。他不知道爸爸和親人是生是死,所以他決定親身去尋找爸爸。這作品是一個手卷,所描繪的地理位置,是他已經抵達的雲南。畫上標誌著很多現今在雲南仍看得見的地方,最特別是雲南地理上屬喀斯特地貌,所以出現很多類似鐘乳石,或者柱石狀、嶙峋的山石,跟中原地區所見的風景有很大分別。黃向堅又用小楷標註這些地方名稱,譬如柴市、金沙江、挹霞峰、柱石等等。」

中文大學文物館教育推廣主任黃佩儀表示:「『皴法』其實是畫家表現山石的質感紋理,以及陰陽向背的筆法。熟悉山水畫語言的人,看到某種皴法,很快就能辨認出畫家描繪的是哪種地質、氣候,或追隨的是哪個門派、哪位畫家。譬如『披麻皴』,是由長短不一的線條交錯組成,像極了在山石上鋪滿麻線,所以叫『披麻皴』。相傳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發明,後來經五代時候董源、巨然的傳承,至今仍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皴法。」
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