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回鄉手冊】港人北上或備平安藥 按法例每次只可帶合理自用數量
發佈日期: 2023-01-06 19:00
港澳



與內地免檢疫通關後,不少北上的港人可能會帶備止痛、退燒等「平安藥」過關,但法例規定每次只可帶合理自用數量。
疫情後未有踏足內地,文小姐三年來只能這樣,與在惠州的爸爸和祖母相見,年近90歲的祖母,去年一度中風。
文小姐稱:「不能形容那一刻的心情,好像外人般甚麼也做不到,很難受、自責。」
祖母康復後,令文小姐更深刻體會家人健康比甚麼也重要。通關在望,她已請假、收拾行李,準備回鄉,爸爸更有特別要求。
文小姐表示:「在這個時候他們最需要的,就是抗疫用品,在香港我們有比較充裕的物資,給一些有需要的親戚、朋友。」
近期內地疫情升溫,不少人回鄉探親,或會帶藥物當「手信」。根據本港《進出口條例》,退燒、止痛藥等藥劑製品,須領有衞生署簽發的「進出口許可證」才可帶出境,但若是合理自用數量可獲豁免。
何謂合理數量?海關舉例,每名旅客帶數盒止痛藥屬豁免範圍內,但若整個行李箱都裝滿止痛藥,就不合資格。違法一經定罪,最高可被判監禁兩年,罰款50萬元。
有家庭醫生稱,近期有不少人到診所稱準備外遊,要開「平安藥」,傷風、咳嗽、腸胃不適用的樣樣皆要,提醒市民毋須過分緊張。
家庭醫生林永和指出:「如一家四口,每個人都配十日藥物,向他們解釋情況,兩夫婦一個配藥就可以,某些藥不需要配太多日子。(感染)一次新冠其實病情都是幾日,預鬆少許如一個星期份量的藥,20、30粒都是合理的。」
醫生又稱不建議市民代親友拿藥回內地,每個人身體情況均不同,應交由醫生診治處方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