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最強生命線】大夫斷症:抑鬱症屬鬱症 宜用安神藥材骨龍、牡蠣

發佈日期: 2022-12-26 22:00
港澳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已複製連結
《古今醫統大全.鬱證門》:「鬱為七情不舒,遂成鬱結。既鬱之久,變病多端。」

現代人工作壓力大,容易出現情緒問題,嚴重的話可能會患上抑鬱症。在中醫的角度,又如何應對抑鬱症呢?

浸大中醫藥學院教學科研部高級講師戴昭宇表示:「抑鬱症,中醫主要認為是屬於鬱症,鬱症在古代又細分為6種,氣鬱、血鬱、痰鬱、濕鬱、火鬱、食鬱,食鬱就是食滯、消化不好。這些都是阻礙我們體內氣血巡行的狀態,都會影響到我們情緒。」

不少抑鬱症患者飽受失眠的困擾,可以服用一些安神的藥材。

戴昭宇指出:「伴隨著抑鬱狀態,許多人睡眠不安,那麼我們也要通過安神的方法改善患者睡眠,這裡有龍骨和牡蠣,能夠重鎮安神。」

而身體比較虛弱,或者食慾不振的患者,可以加入人參、附子,或者溫補腎陽的巴戟天,還有一些補氣、活血的藥材。

戴昭宇稱:「桂枝,又補氣又溫陽又活血,一味中藥有多種作用,可以針對鬱症,也就是包括今天抑鬱症在內的病人,具有綜合性的改善作用,再加上許多藥味的配合,桂枝配甘草,形成桂枝甘草湯。那麼在治療抑鬱症之中,中醫從古到今,非常喜歡兩味中藥配合起來的方劑,在臨床上加以應用。」

在治療上,中醫強調「心身並重、心身並治」,除了藥膳食療之外,也十分重視心理方面的關懷,鼓勵患者多向身邊人傾訴「鬱結」。

戴昭宇說:「藥物治療的同時,也鼓勵患者能把自己內心的許多鬱悶、煩惱能夠向人傾訴,包括能尋求心理方面的治療,或者通過參加一些體育運動,增加活動機會,避免久坐,調整生活規律,以及飲食營養。這樣通過綜合的措施來改善心身狀態,來克服抑鬱障礙。」

中醫會透過針灸穴位,幫助紓緩鬱結的情緒。

戴昭宇指出:「我們在臨床上常常選用的穴位,有頭頂部的百會穴,以及它的前後左右的四神聰穴,以及在前髮際附近的本神穴和神庭穴,都有安神、解鬱、改善睡眠和情緒的功效。」

病人在家裡也可以自己按摩穴位,一樣可以達到刺激穴位的效果,一般按摩3至5分鐘就足夠。

今次為大家推薦一款食療「百合安神羹」,適合體虛、食慾不振和睡眠欠佳的人,不過就不太適合濕氣重、肥胖和血糖偏高的患者食用。

材料:
百合 20克
桂圓 15克
大棗 10克
枸杞 5粒
甘草 5克
香蕉 1根

煮法:先把百合洗淨,把所有材料放入鍋中燉食,可加入小量冰糖,或加入麥片或小米煮粥。
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