彭飛舟指重新審視地區康健中心定位 將外判部分檢查服務
發佈日期: 2022-12-26 13:01
港澳



《基層醫療健康藍圖》提出地區康健中心作為樞紐,轉介糖尿、高血壓病人到私營醫療跟進。基層醫療健康專員彭飛舟指,部分檢查服務會外判,不擔心中心會應付不來。
地區康健中心按政府計劃,最快明年第二季為市民進行風險評估,識別高血壓或糖尿病高危人士,再交給家庭醫生等跟進。市民屆時要登記成為中心會員,才可使用服務。在這裡可量血壓、血氧、身高體重等,再由護士評估健康狀況。
全港18區,每區只有一間康健中心或康健站,是否應付得來?
基層醫療健康專員彭飛舟說︰「地區康健中心主要提供時間、地點,甚至替他們預約時間等。我們會向不同單位購買不同服務,糖尿病本身篩查要抽血,我們的抽血點不一定在康健中心。其實家庭醫生又或化驗所,甚至化驗所提供外展隊抽血服務都有。」
審計報告曾批評康健中心服務達不到指標,例如自我管理糖尿、血壓計劃,獲轉介去做篩查的三成人沒去。
彭飛舟稱︰「我們會再重新審視地區康健中心的定位、做更多採購,這些採購到的服務可支援到地區康健中心,令其功能加大。過去疫症令康健中心很多工作要先放下,先做了派快速測試,或擔當疫苗注射的工夫,很多這些工作都影響到我們之前定下的服務目標。」
彭飛舟指,當局將會建立電子平台,介紹基層醫療下地區康健中心的服務,及透過社區網絡的醫生推廣,相信地區康健中心「超級聯絡人」的功能效益將幾倍上升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