機構指港人平均每月儲蓄額為有調查以來最高 反映疫情及經濟不景增危機感

發佈日期: 2022-12-20 19:03
港澳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已複製連結
存款保障委員會調查顯示,港人平均每月儲蓄金額是有調查以來最高。

疫情打擊本港經濟,市民會否儲多了錢呢?

有市民稱:「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要(錢),現在電費又說要加價,當然越多越好,個人才安心。」

另一名市民指出:「大家消費模式不同,你要享受或買名牌,你儲多少錢都不夠。」

亦有市民說:「我現在未成年,我不知何謂安心,我覺得有一元也算不錯。」

存款保障委員會8至9月訪問了1,000名年滿18歲人士,有六成八人表示有儲蓄習慣,每人每月平均儲蓄7,700元,較去年增加一成六,亦是2018年有調查以來最高。

受訪者指,平均要擁有59萬元儲蓄才有足夠安全感,較去年的調查增加10萬元。近六成受訪者認為,要透過儲蓄應付不時之需,比例較上次調查增加20個百分點。

存款保障委員會認為,疫情令市民難以外遊,加上經濟不景,市民危機感增加。

存款保障委員會主席劉燕卿指出:「到今年已經是市民第三年面對疫情,已經逐漸習慣疫情,因為受到進一步打擊,今年一些措施及情況,例如是政府發放消費券,市民減少外遊,以及限聚令後,少了外出旅遊、娛樂、消費等,是令儲蓄增加的部分因素。」

她又表示,不排除當息率繼續上升,會吸引更多人士將資金存放於銀行收息。
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