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府修訂交椅洲計劃建3個人工島 容納最多55萬人口最早2033年入伙
發佈日期: 2022-12-20 16:02
港澳



政府修訂交椅洲人工島計劃,會建造3個人工島,容納最多55萬人口,最早一批在2033年入伙。最新估算造價要5,800億元,比之前多800億元,但賣地收益就減少。
上屆政府2018年提出「明日大嶼」計劃,政府向立法會提交文件,交代中部水域交椅洲人工島計劃,由原先規劃兩個島嶼,改為三個島嶼,總面積達1000公頃,以Y型水道分隔,避開交椅洲、坪洲等石珊瑚群落,應對填海對水質和生態造成的影響,及減低城市熱島效應。
預計提供19萬至21萬個住宅單位,容納50萬至55萬人口,另外亦可提供27萬個就業職位。目標在2025年下半年展開填海工程,最早一批居民可於2033年入伙。
當中較近港島的人工島,將是一個集中居住、休閒娛樂及工作的核心商業區;會有環保集體運輸系統貫穿三個島,同時有行人及單車徑網絡,打造15分鐘生活圈概念,也會興建全長30公里鐵路,連接港島西香港大學站、人工島至新界北洪水橋,刪減了原來計劃途經屯門、三聖、黃金海岸等站。
有立法會議員表明反對。
實政圓桌新界西北議員田北辰表示:「(政府)完全心目中只服務跨境客及北部都會區,對於整個屯門50萬人口及(青山公路)沿岸居民完全放棄。我就告知他,如是這方案我就誓死反對,是不可能的事,無理由建一條二千億元的跨海新鐵路,竟然不是可以物盡其用。」
政府最新估計,整個項目造價估算為5,800億元,比2018年多800億元。人工島的私人住宅及商業用地可帶來7,500億元賣地收入,較之前預計最少有9,700億少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