甯漢豪稱加快審批私人土地 強調造地屬照顧社會需要非控制樓價
發佈日期: 2022-11-20 18:31
港澳



本港未來十年土地供應「頭輕尾重」,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稱,難以再加大短期供應,就算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都未必能加快。
政府早前稱預計未來十年可供應3,200多公頃土地,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本台節目《講清講楚》稱,只有約三成在首五年可變「熟地」供應。
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:「即使是細小的土地,相信由研究到推出『熟地』,加快了速度都大約是四年左右的時間,所以如果問現在還可否在首五年,再突然間有更多的『熟地』出現,我想這方面的空間是小的。」
不過她稱會加快審批私人土地,又強調造地非為控制樓價,而是照顧社會不同需要。
一直有意見稱,可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,當局稱會適時研究,有無逼切性?
甯漢豪稱:「有些聲音指,這樣就能幫到短期,其實這個我又不覺得,因為即使我們精簡了程序,大約要四年左右的時間,如果我們在郊野公園邊陲地,本身當然亦有一定的爭議,那麼會否短期至五年之內,我可以將其變為熟地,其實我相信是比較困難。」
土地共享計劃,兩年來暫時只有三宗獲批,是否欠成效?甯漢豪稱首批處理較審慎。不過元朗永寧村的申請,鄰近政府橫洲公營房屋項目,為何不直接收回,以免惹人質疑「明益」發展商?
甯漢豪指出:「(直接收)我們都是先賠償給他,然後我們拿了這個地,其實本身需要一段時間。」
被問到土地共享研究都需要一段時間,甯漢豪稱:「其實申請人如果自己做了一個研究、他自己去推進,其實我們認為可以包括在,我們未來這段時間的熟地供應,其實是有幫助。」
推展北部都會區涉及大量收地,部分棕地作業者稱無地方可搬,當局早前稱可搬至新建的多層工廈,但供應量遠不足應付需求,甯漢豪就稱時間上亦難配合,因為未來四年有200公頃棕地受影響,但工廈最快都要四年後才建成。正整合可供搬遷的土地名單,予業界參考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