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者質疑車禍後改涉事路段設置成效 倡通盤檢視大型路口設計

發佈日期: 2022-11-09 20:48
港澳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已複製連結
嚴重車禍後,當局會改動涉事路段的設置。有學者認為不少只是解決現場隱患,建議要通盤檢視整體道路,尤其是大型路口的設計。

沙田大涌橋路十字路口,去年發生私家車衝燈撞翻小巴致命意外後,「孭仔燈」去年底移除了,變成多組獨立燈號。轉彎的行車線亦加設交通島。時速上限降至50公里。

汽車會認同部分措施能避免意外再發生,但亦有副作用,如大型車輛轉彎,不夠空間「偷位」,慢駛加重路口負擔。

汽車會會長李耀培表示:「實際上過往路面很寬闊,行車線等亦沒有阻礙,如果對駕駛人士來計,很可能對路面闊窄度,感覺到明顯收窄了,在駕駛者角度沒辦法的。」

不少嚴重車禍後,道路設置也會改。

08年旅遊巴西貢公路落斜,在南邊圍翻側。路段之後擴闊,迴旋處加裝防撞欄,將巴士站和車流隔開。

09年巴士在將軍澳寶順路迴旋處,轉入唐明街時翻側。該段路時速上限之後由70公里降至50公里。

有學者認為意外後的改善措施只是小修小補,而本港道路設計已過時,建議有系統地全面檢視大型路口和迴旋處等路面設計。

香港大學地理系教授盧佩瑩指出:「這個問題在一個地點解決,其實在路面上很多地方,都有同樣交通隱患沒有處理。在地圖上找出所有路口,譬如超過六條線的,有十字路口的,就將它找出來,隨後再看它過往的交通事故紀錄,主要如何形成,我們可以如何解決。」

運輸署稱會不時參考外地做法、經驗,並密切監察,分析意外數據,以制定和實施適當措施。
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