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或影響心臟健康 專家稱誘發心血管疾病機率高兩至三倍
發佈日期: 2022-10-31 20:10
港澳



牙周病是第二大口腔疾病,若長期忽視口腔健康,嚴重會導致牙齦萎縮、牙齒脫落,甚至影響心臟健康,誘發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更高出兩至三倍。
59歲的何女士前年洗牙時,發現患上牙周病,後來在飲食時都感到不適。
何女士表示:「吃東西的時候不夠力量,咀嚼較久,吃飯時間長,會覺得不舒服。有時喝冷飲就會有酸軟的感覺和麻痹的感覺。」
牙周病由黏附在牙齒邊緣的牙菌膜引致,細菌會分泌毒素,造成牙齒周圍組織發炎。早期為牙齦炎,出現牙肉腫脹、流牙血,酸軟、疼痛等症狀,如果持續發炎,會惡化成牙周病,牙齒會有鬆動、移位等情況。
港大牙醫學院牙周病學碩士孫瑞亨指出:「其實我們可以看到這幾顆牙齒,牙骨的位置已經比較收縮嚴重,亦看到大牙位置、牙腳分叉的地方中間,已經有骨質流失情況出現,所以在這個情況下牙周炎是嚴重。」
有不少研究提及到嚴重牙周病,會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,因為當中牙周病的細菌會隨口腔的血管流動,進入血液循環,影響到血管健康,增加血管阻塞和影響抗氧化能力,亦可能導致心瓣發炎。
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姚啟恒稱:「口腔內的細菌有機會經口腔的血管去到我們的心臟,對我們心臟風險隨著時間增加,因為有發炎的地方,沒有處理,變相刺激血管。如果本身心瓣有病變,開合不好,細菌會容易特別黏附在這裡,導致心瓣發炎。」
牙醫會因應病情嚴重程度再決定是否採用手術治療,不過即使康復後,日常亦要維持良好口腔清潔習慣,定期做詳細牙周檢查,牙醫亦建議大家除了刷牙,多使用牙線和牙縫刷,預防牙周病發生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