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手私樓貨尾單位創15年新高 議員倡設空置稅防發展商囤貨

發佈日期: 2022-10-28 23:45
港澳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已複製連結
未來三至四年,一手私樓住宅單位潛在供應量有近十萬個。不過,已落成又未賣出的貨尾單位有近1.5萬伙,創15年來新高。有學者認為發展商會調低售價促銷。有議員認為須設空置稅,防止發展商囤貨。

加息周期,加上經濟前景不明朗,本地一手私樓市場亦受拖累。房屋局公布截至九月底,已落成但未售出的私樓單位有14,700伙,比上一季多了一千伙。數字亦創了2007年第三季以來的新高。

目前的貨尾單位,大部分也是2020年至今落成,但有約三分一已經空置了超過三年。

有學者認為未來一段時間,市場中的一手貨尾單位,會繼續徘徊在高位,約1.5萬至1.7萬水平,但相信發展商會因應情況促銷。

中大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表示:「現時息口高,發展商未必想要持貨,想要套現也說不定,所以貨尾單位不一定會大,發展商的利息壓力都很大,可能會想清貨。」

行政長官李家超曾指一手樓空置稅,並非本屆政府優先考慮的政策。有立法會議員指是時候重新檢視政策介入的需要。

民建聯香港島西議員陳學鋒表示:「希望發展商盡快將樓推出市場增加供應,既然此情況我們都原則支持重推一手樓的空置稅,目的是希望盡快將建好的樓宇推出市場,加快供應。」

上屆政府曾提出,向空置的一手私樓住宅徵收額外差餉,提交到議會後,未完成立法,當局就撤回方案。
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