續有新樓盤延期交樓涉近萬單位 有測量師指反映工程界面對困難

發佈日期: 2022-09-22 20:16
港澳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已複製連結
陸續有新樓盤宣布延期交樓,涉及近1萬個單位,令不少買家失去預算。有測量師認為,除了疫情緣故,也反映工程界一直面對的困難。

這個新盤說,疫情下內地「封關」,令建築材料運送不到來港。發展商表示,因為天氣惡劣,影響了工程進度。

總計今年以來,全港已有最少9個新盤宣布延遲交樓的關鍵日期,涉及近9,900幾伙,情況最嚴重的屋苑更要押後一年,至2025年才入伙。

雖然遲交樓成為「新常態」,但現行制度下,發展商若以疫情作理由,向地政總署申請酌情安排,買家就不能追究賠償或取消交易。

測量師何鉅業說:「(即使是)政府的工程合約,也視疫情為可以延期的理由,經過一次延期,但在下一段時間,發覺若有另一種的阻延,似乎並沒所謂的(延期)次數限制。」

他又說除了疫情,近年建築界缺乏人手,加上越來越多住宅項目需負責建公共設施,都拖慢了工程進度。

何鉅業表示:「熟練工人是短缺,當然政府也希望(推廣)以『組裝合成法』興建私樓,並且承建天橋甚或其他公用設施,但數個部門間又沒中央協調機制,事實上是很費時失事。」

學者就批評個別發展商安排不當,在原定交樓日期的前一天,才通知買家延期,令他們大失預算。

港大房地產及建設系客座副教授張聖典稱:「最大影響是甚麼,就是未『上會』、未開始供款,使用建築期付款的(買家)。像現時樓市輕微下行,若要估足樓價『上會』,可能(未來)樓價會有落差,形成估值上的風險。一天未承造按揭,也未知道按揭能否批出。」

他呼籲發展商秉持合約精神,加強與買家溝通,避免再有不必要的糾紛。
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