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風為本港第四大常見死因 劇烈運動及按摩有風險致缺血性中風
發佈日期: 2022-09-19 20:10
港澳



中風在本港為第四大常見死因,在2020年,有3,000多宗登記死亡個案。有醫生指每四位成年人,就有一位有機會中風,甚至日常做劇烈運動和按摩,亦有機會導致缺血性中風。
張女士在大約六年前中風,導致行動不便,這一日她來到病人自助組織參與大笑瑜伽,她說努力運動都有助改善病情。
中風患者張女士稱:「當時睡在床上,覺得糟糕,初時中風回家,甚麼都做不到,手腳又不靈活,難道我要每天都睡在床上。我們本身手腳比較僵硬,我們有運動就可以讓我們手腳協調一些、靈活一些。」
中風可分為兩類,大約有八成患者是缺血性中風,即是出現腦血管栓塞;有兩成患者是出血性中風,腦部出現爆血管。而全球大約九成中風病例,都是由10種風險因素導致。
有醫生提醒做劇烈運動和按摩,都要小心傷到頸,否則有機會導致中風。
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臨床副教授劉巨基稱:「我們腦部血液供應,主要有四條大的血管,前頸有兩條頸動脈,後頸就有兩條頸椎動脈,一些劇烈運動或者按摩時,如果頸部有一些撞擊或者扭傷,可能會傷害到血管內皮那層,這個情況會導致血管的撕裂,頸動脈撕裂,影響血流,導致缺血性中風。」
他指缺血性中風後,如果未能得到適當治療,每一分鐘就有多達190萬個腦神經細胞受損,建議要第一時間去醫院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