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個團體建議政府多管齊下增土地供應 鄉議局倡開發郊野公園邊陲地
發佈日期: 2022-09-19 18:48
港澳



行政長官李家超下月公布任內首份《施政報告》,多個團體向政府提交建議,多管齊下提供土地供應。
鄉議局下午和特首李家超會面,就《施政報告》提交意見,包括重劃郊野公園,開發邊陲土地、透過公私營合作保育發展荒廢魚塘,以及將部分新界鄉村式發展地帶,改為住宅用地,提高地積比,以增加房屋供應量。
經民聯鄉議局議員劉業強表示:「大家都知道有很多鄉村在一些基礎建設附近,它的密度可能都是得一倍,就算去不到九龍、香港城市的六倍至九倍,但我們覺得都可以做三至五倍,都可以釋放很多房屋供應。」
另外,團體「幫港出聲」,7月22日至8月2日以電話訪問了超過2,000名市民,就解決本港土地房屋問題進行調查。
當中七成八受訪者贊成政府應先全力或同步發展「北部都會區」,七成七人贊成政府應在「北部都會區」開拓多於上屆政府提倡的600公頃土地;亦有五成五受訪者對於在后海灣一帶魚塘及濕地建屋持正面態度,但這裡屬於拉姆薩爾公約濕地,不能開發。
「幫港出聲」認為調查反映市民對住屋需求大於保育。
幫港出聲召集人周融指出:「這個保育區附近已有一個600公頃的米埔,究竟米埔旁邊是否需要多2,000公頃的地,要做一個飛鳥走廊,大家就會問一句,是否浪費?我相信想法是,如果那2,000公頃內,拿一半或少於一半出來建屋,留1,000公頃做飛鳥走廊,這樣是否可以兩全其美?」
至於被問到粉嶺高球場應否建屋,本身有打高球的周融指,政府只是局部收回高球場建屋,對高球會影響不大,對此表示不反對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