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文署辦中秋綵燈展惟舞火龍連續三年被拒批申請 議員倡訂清晰指引
發佈日期: 2022-09-02 18:33
港澳



下周六就是中秋節,多區都有綵燈展等公眾慶祝活動,但舞火龍連續三年不獲批准進行。有立法會議員認為當局有責任說明準則。
還有約一個星期就是中秋節,尖沙咀文化中心外水池經已擺放特色燈飾。與親朋好友出外賞月、看花燈都是指定應節活動。
不過,現時社交距離措施,公眾地方活動仍然維持最多四人。
康文署今年在大埔、東涌及維多利亞公園亦舉辦綵燈展,其中維園六號足球場的綵燈展,市民進入要掃「安心出行」,並符合疫苗通行證要求,「紅碼」或「黃碼」人士不得進入。
大會將按實時情況控制人流。而為免人多擠迫,署方就呼籲巿民盡量,在正日外日子前往。
不過,同樣是傳統習俗的大坑及薄扶林舞火龍,連續三年拒批申請。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稱,本港疫情仍然非常嚴峻,故不建議舉辦涉及大量群眾聚集的活動,未能就申請給予豁免。
但綵燈及舞火龍的活動性質相似,有議員認為市民或出現不良觀感,建議當局就各活動訂出清晰指引。
民建聯香港島東議員梁熙說:「其實我們香港市民難免會覺得有雙重標準,譬如演唱會有很清晰的指引。但其他盛事譬如是節日慶典或是運動相關活動、比賽賽事,似乎暫時未有清晰指引。所以希望接下來時間,政府可以有更清晰指引給我們香港市民,讓我們逐步復常,可以舉辦更多大型盛事。」
有專科醫生指,只要做好個人防護措施,在戶外看花燈的感染風險不大。
呼吸系統科醫生梁子超表示:「如果是看花燈或是戶外活動,只要能夠控制好人流,以及一家人出去時自己戴好口罩、走在一起,不要去太過人多的地方混雜,其實風險跟在周末出去銅鑼灣或其他鬧市地方沒實質分別,不需太過擔心。」
另外,康文署將會於下周五至周日,加派人手在轄下公園及泳灘等場地巡邏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