私院接收醫管局患者病床使用率未如預期 有院方指近三成個案由當局取消

發佈日期: 2022-08-25 18:32
港澳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已複製連結
多間私家醫院上月底騰出約三百張病床讓醫管局轉介病人,但當局指使用率未如預期。有私院指近三成轉介個案是醫管局取消,原因包括病人拒絕、病情不適合等。

確診人數飆升,13間私家醫院嚮應政府呼籲騰出360多張病床,但截至周二下午,使用率不夠一半,只有四成六。聖德肋撒醫院、中大醫院及播道醫院使用量最高,介乎八成至九成八;其餘大部分最高不過一半,當中明德國際、寶血醫院及司徒拔道港安醫院,只有半成甚至更是「零收症」。

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指,影響因素包括公院病人擔心收費拒絕轉院、部分私院行政上未能配合,如周末不接收病人等,呼籲私院盡最大努力接收。

有份借出病床的養和醫院指,全日均已安排專責醫生負責接收轉介個案,又以周三收到15個轉介申請為例,醫院可全數接收,但最終醫管局取消了其中13個。

養和醫院副院長陳煥堂指出:「我們是被動的,我們不會去政府醫院叫病人過來,對不對?估計譬如家人過來探望要相當遠,會考慮較近住所的醫院。病人轉介來之前會獲發單張,清楚寫明我們特別為這類人設計了住院餐,完全按照醫管局做法,除非另叫餐進食才會收費。」

私家醫院聯會主席、聖保祿醫院醫務總監何兆煒則指,至今只有約四成成功轉院,其餘約兩成病人拒絕,近三成由醫管局取消。

私家醫院聯會主席何兆煒表示:「每間公立醫院的處理手法亦不同,有些跟進得較好,如有特派同事,某些可能開放予所有醫生,見到類似個案就上報轉介,之後才發現家人不同意,或有其他治療要做,我們認為變相有些事倍功半。」

有立法會議員說,醫管局應釋除公眾疑慮,私院亦有責任增加人手處理。

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陳凱欣說:「公立醫院已很電腦化,病歷已在電腦中,而且經病人准許,可透過醫健通將資料傳送到私家醫院,所以我相信轉院程序上,若因病歷或行政影響到,我覺得不可在疫情打仗時出現,應盡快理順。」

醫管局指一直有與私家醫院協調,包括加快轉送及容許跨區轉介,正逐步優化有關程序。
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