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高材生選擇入讀大學醫學院 有歷屆「狀元」稱事業中尋覓理想最重要

發佈日期: 2022-08-10 19:46
港澳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已複製連結
不少尖子都選擇入讀大學的醫學院等的「神科」。有歷屆的「狀元」稱,選科只是第一步,最重要是日後在事業中找到理想。

統計歷年的訪問,文憑試十年來,超過一半的「狀元」都稱讀醫科。

2021年狀元余尚穎稱︰「我自己本人最希望可以讀醫科。」

2019年狀元陳韋諾表示︰「有這個興趣之餘,亦都因為我想去幫人。」

麥凱鈞是2001年的會考十優狀元,現在做到公立醫院的顧問醫生。他稱自己當年都熱愛數學和電腦,拿過不少獎。

神經外科專科醫生麥凱鈞說︰「曾經有考慮過讀數學,IT亦都有當時考慮過,那時的認識,就會覺得如果成績好的,入到醫科都是一個難得的機會。」

結果從醫的路上亦實踐到理想,現時他亦協助推廣智慧醫院的發展。

麥凱鈞指出︰「其實要問自己為甚麼想做醫生,這個是最重要。因為我覺得留在公立醫院可以醫到更多的病人。我會覺得在社會拿了些資源,去讀完醫科課程,我都應該要給社會。」

2003年會考十優狀元鄺文傑,當年拔尖考入中大計量金融,曾任職投資銀行做分析員,是不少人眼中的天之驕子。

註冊表達藝術治療師鄺文傑表示︰「計量金融,有一種給人有一些『神科』,即好難入,及可能出來賺錢多點。看回自己的興趣,其實最大是天文及音樂。」

最後決定回歸自己所愛,轉行表達藝術治療師,透過音樂、畫畫等非言語的表達方式,治療患者心靈。

鄺文傑指出︰「其實張成績單真的好少再拿出來,因為長大了之後,就算工作那些,都很少說會再看回會考的成績,反而可能看你以前做過甚麼工作。我想跟疫情一樣,好多事都沒像以前可能所有規劃得那麼好。我覺得是活在當下,或者看到未來更加多可能性。」
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