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名專家倡放寬社交距離措施達至混合免疫 政府稱不會「躺平」抗疫
發佈日期: 2022-07-16 18:31
港澳



港大專家表示,本港應盡快放寬社交距離措施,令社區有低程度傳播,以達至更好的「混合免疫」效果,避免醫療系統在冬季崩潰。政府稱政府不會「躺平」來抗疫。
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和孔繁毅等港大專家在一份期刊撰文表示,本港接種率偏高,Omicron幾種變異株症狀較輕,建議夏季放寬社交距離措施,以自然感染增強免疫力,在冬季前盡快實現「混合免疫」,即提高接種率,同時社會有低程度傳播,恢復生活正常外,亦避免冬季醫療系統再如第五波崩潰。
當第二針接種率逾九成五時,不再需要圍封和發強檢公告,因不但昂貴,更是擾民和造成浪費;學校亦不用每日快測,只需設立機制監察學校情況。不過超市和街市要強制用疫苗通行證,令更多長者打針。
又認為內地維持動態清零,香港應優先與國際通關,建議逐步縮短抵港人士檢疫期,由居家檢疫逐漸變成不用檢疫,只需首七日戴電子手環、做核酸,第十日再做一次快速核酸檢測,但首七日禁止到食肆和酒吧。
預料完全取消社交距離措施後,單日宗數會介乎3,000至21,000宗,死亡個案將主要是未完成接種和本身有嚴重疾病的人。
不過,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指,防疫政策不可靠理論。
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:「我們不能單憑『免疫屏障』或『混合免疫』這種概念,就說我們現在甚麼也不用做,有12萬長者未打針。政府現在這一剎那是很清晰,我們無可能『躺平』,我們要保衛這些長者,亦要保衛我們的醫療系統。」
他指,根據病毒即時繁殖率推算,兩周後確診數有機會倍升至六、七千宗或更高,月底或有兩成半公立醫院服務受影響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