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坑火龍文化館開幕 負責人冀發揮凝聚社區作用成區內特色景點

發佈日期: 2022-06-11 20:13
港澳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已複製連結
銅鑼灣大坑火龍文化館開幕,介紹大坑火龍文化和客家歷史。負責人期望,展館能發揮凝聚社區作用,成為區內特色景點。

插滿長壽香的「龍珠」,由武打巨星李小龍手持,疫情下大坑舞火龍暫停了兩年,今年能否重辦還未知,不過可以先欣賞這個由影壇巨星「上演起龍」的安庶庇街模型,還有這個「火龍頭」。

大坑舞火龍已有近140年歷史,相傳大坑在1880年曾出現瘟疫,居民中秋前繞村舞動火龍後,瘟疫停止。這習俗十年前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,以後不止中秋節可看到火龍,平日都可以來到這個樓高三層的大坑火龍文化館。

大坑坊眾福利會花逾四千六百多萬元,將原址為晚清創立的「孔聖義學」大坑書館街12號,活化成大坑火龍文化館,保留了原有的窗框和窗花、紀念牌匾,還有紀念品賣。

除了展廳,還有主打客家菜的社企餐廳,加上不同年代的大坑圖片。負責人指希望能讓訪客,認識大坑火龍文化和客家歷史。

大坑火龍文化館副主席羅詠詩表示:「這個館是非常、非常之小,我們唯有加入AR(擴增實境)、VR(虛擬實境)的元素,或數碼屏幕,才令參觀者覺得更豐富。發揮到凝聚社區的功能,串連社區歷史景點、商戶或特色飲食,去設計一條特色旅遊路線。」

文化館之後亦會加入不同的互動元素,讓訪客來到以不同方式接觸展品,了解大坑火龍及這區的文化和歷史。文化館亦會定期舉辦有關中國文化的工作坊、公眾免費導賞團等。
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