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委會發現市面26款香腸屬高鈉 5款驗出獸藥代謝物及可致癌物

發佈日期: 2022-05-16 13:02
港澳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已複製連結
消委會測試市面30款香腸,發現有26款屬於高鈉,5款驗出獸藥代謝物和可致癌物。

不少人家中都必備香腸,但進食過多要小心健康風險。

消委會測試市面30款香腸,每一百克的鈉含量介乎565至1,280毫克,相差超過一倍。

當中有八成六、即26款香腸,達到食安中心高鈉的標準、即是每一百克含超過六百毫克鈉。

這一款鈉含量最高,進食一條已達到世衞建議成人每日鈉攝取量上限約兩成二。而測試中鈉含量最低的一款,每一百克都含565毫克,以食安中心標準來計都不算低鈉。

這兩款則驗出具致癌性和基因毒性的多環芳香烴,不過沒有超出歐盟上限。

有三款,包括「廚師牌」高級雞肉腸,驗出含有內地和歐盟都禁用的獸藥代謝物。

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副主席雷永昌表示:「在實驗動物來說,有機會影響關節軟化、退化及令動物四肢變形。呋喃西林本身亦有機會損害實驗動物的生殖器官。」

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說:「天然存在於甲殼類動物,如小龍蝦,又或作為麵粉、添加劑和發泡膠塑料的墊片,都可能是會出現氨基脲、即呋喃西林的代謝物。所以若在加工處理過程中,不論冷藏、抗微生物或冷凍,都可能有機會與氨基脲的形成有潛在關係。」

消委會已交由食安中心跟進。

李先生指出:「現代食物這麼多添加劑,當然會害怕,但不能害怕這麼多。你不是經常食的話,其他食物又均衡,我覺得沒有問題。」

黎太稱:「我很少吃香腸,擔心化學物。」

消委會提醒,香腸屬加工肉類,避免煎炸、燒烤等高溫烹調。
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