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者籲政府盡快交代訂立「假新聞法」細節 有議員倡罰則從嚴增阻嚇力
發佈日期: 2022-05-11 23:00
港澳
粵普有學者認為,政府要盡快交代訂立「假新聞法」的細節,如執法問題及如何作裁決。有立法會議員建議,「假新聞法」的罰則必須從嚴,以增加阻嚇力。 每逢打風落雨,市民可能都收過聲稱是貨櫃碼頭或機場消息的「掛風球時間表」,但不少人都指,虛假信息層出不窮。 文先生表示:「如有人搶米、搶廁紙,好像『狼來了』問題,買了一大堆東西回家,最終廁紙用一年才用光。」 陳小姐稱:「應該要規管,假的東西為何要信,不規管怎算,有人會亂來。」 浸大傳理學院旗下的查核中心,透過人工智能篩選及查核可疑新聞,成立一年多,審視近140段新聞。例如這段聲稱是早前東航MU5735航班「失事畫面」,團隊找回影片出處,是早前非洲一間航空公司的客機,證實是假消息。 查核中心學者指,將來制定「假新聞法」,要考慮不少因素,例如如何界定「假新聞」和「意見」的界線。 浸大新聞系專業應用副教授李文認為:「政府做裁決,很多人會質疑究竟政府官員是否具備足夠媒體專業訓練,是否真的完全做到不偏不倚?經過法庭一定很慢,很需要時間,如只是發表意見、發表主觀評論,如果都當成虛假資訊一部分,這我就認為不太準確。」 有議員建議嚴懲發布虛假資訊的人,罰則可參照煽動罪。 民建聯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葛珮帆指出:「無論是創作者,還是幫忙散播人士,均需從嚴處理,如果刑責不夠嚴,其實就無阻嚇力,就會掉以輕心,繼續做這些行為。政府可參考現有法例的刑期、刑責,可分級數,不同程度的參與及不同程度的虛假資訊,對社會傷害,作出不同的罰則。」 她又認為如網上平台無向創作或發布虛假資訊帖文的人,作出警告或要求他們刪除相關內容,亦應該負上刑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