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府提高收地賠償 料5年動用多63億元收地

發佈日期: 2022-05-03 18:15
港澳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已複製連結
政府提高收地賠償,將特惠分區補償制度由四級改為兩級,預計5年需用多60多億元來收地。

政府以往收地建屋或基建設施都遇到不少反對。計劃將四級特惠分區補償制度合併成兩級,並加入北部都會區主要新市鎮元朗、粉嶺和上水,作為計算地價的指標。

以往屬新市鎮發展及毗鄰新市鎮發展區的土地,分甲、乙兩級賠償呎價,優化後改以發展和非發展用途劃分。

「第一級」屬發展用途所需,包括用來興建房屋、工廈、污水處理設施、骨灰安置所、堆填區等,即新發展區內外的收地賠償,會統一每呎農地1,510元、屋地每呎2,995元。

以往的丙、丁兩級賠償統一為「第二級」非發展需要土地,如鄉郊改善工程及保育用途等,賠償金額是「第一級」的一半。

過往受收地影響的戶外業務經營者,需在政府凍結登記日前營運不少於七年,才合資格獲特惠津貼。新制度下建議縮短至不少於兩年,並取消經營的露天場地面積及津貼上限。

但地政總署有權就可疑個案扣減不屬實質經營的面積。發展局指,會參考租約紀錄及航拍片等。

早前已向當局提出類似建議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支持修訂。

民建聯新界北議員劉國勳表示︰「元朗南屬於新發展區,新發展區按現時四級制屬於甲級,會賠1,300元(呎價),但一條馬路之隔,唐人新村是朗邊的公營房屋計劃,由於只做公營房屋,所以政府收地補償價大約是800多元(呎價),所以令到很多業主認為似乎是強搶民產。」

發展局指,政府預計未來五年收回700公頃私人土地,增加63億元開支,最快月底提交財委會審批,若獲通過將追溯至今日生效。
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