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購騙案增加警方稱追查有難度 有議員倡加強規管無商業登記網店

發佈日期: 2022-04-01 19:01
港澳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已複製連結
網購騙案增加,警方指即使消費者用網上轉帳等方式付款,都難以追查。有立法會議員建議加強規管無商業登記的網店。

Macy經營海味店,不時會為產品拍照,放在社交平台宣傳。她今年一月在另一個網上專頁看見自己拍的相片,但價錢就「超低價」。

海味店負責人Macy說:「我們手掌那麼大南澳急凍青邊鮑,買夠十隻就變了1,000元。」

Macy之後在那個專頁看到有買家投訴付款後收不到貨,她試過向社交平台檢舉,但專頁無被禁止,間接影響到她店舖的聲譽。

Macy稱:「後來我看看自己的專頁,下面都會出現留言,說網上買東西全部都是騙人。希望大家香港人自己聰明一點,其實說來說去,哪有那麼便宜的事?」

根據警方資料,去年全年錄得6,120宗網購騙案,是疫情前的兩倍半,涉款7,150萬元,但警方說即使用「轉數快」等付款,追查時一樣有難度。

網罪科高級督察徐蔚螢指出:「騙徒利用境外身份證明文件或護照,登記儲值支付工具,然後再連接轉數快系統。當騙徒收取到騙款之後,很快就會轉到境外錢包。當騙徒人和錢都不在香港時,警方追查案件非常困難。」

警方說會聯絡社交平台跟進,但由於審核需時,往往未能及時移除專頁。

有立法會議員說,當局應該加強執法,規管無商業登記的網店。

民建聯新界西南議員陳恒鑌表示:「有商業登記,他可以向他追討,起碼可以做到小額錢債,但如果在網上甚麼也沒有、只有網名,接著沒有任何商業登記的資料,即是簡單來說,找不到開專頁的人是誰。」

他建議也可以從網上支付平台入手,引入網購冷靜期。
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