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小企對立法實施「暫緩追租」反應兩極 業主批措施不公道
發佈日期: 2022-02-23 18:33
港澳



對於政府立法實施「暫緩追租」,中小企反應兩極,部分認為可紓解目前危機,但亦公司擔心會加重債務,業主則批評措施對他們不公道。
被勒令停業的表列處所須關閉多至少約兩個月。有餐飲業界代表預料,有五千間左右食肆或會倒閉,歡迎政府立法規定業主「暫緩追租」,認為可提供一個喘息空間。
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:「暫停營業仍要交租,這是對我們造成極大、極大壓力。延遲半年交租,首先有一個空檔時間,予中小企可以『抖一抖氣』,半年後店舖或物業會否繼續租下去已是後話,最重要我們現時不用被業主迫租。」
但有中小企代表認為,措施幫助不大。
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主席劉達邦稱:「是押後交租,不是不用交租。將來一定要還,債務量越來越大、越來越大,令他們『爆煲』。所以有人或會考慮不如先結業,先處理員工、租務,先行解決,有機會再重新來過。」
有意見認為法例對業主不太公道。
戴德梁行香港商舖部主管林應威指出:「始終原本香港的租務條例,特別是商業都比較清晰,亦恆之有效,大家都在陋聚下遵守,有何方法在財政上可以紓緩?不一定派錢,會否派錢再加其他方案,例如可能是免息貸款,幫小商戶度過難關?」
廠商會會長史立德認為:「業主我買了舖位收租過活,這又有問題,如果是分期付款的物業,銀行要保證這段期間,沒有租收而供不到樓,而迫其封舖。」
政府消息人士指,政府已草擬好法例,希望立法會可以在下月中復會前,召開特別會議審議,不過仍不排除引發訴訟,因此希望業主與租客互相諒解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