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區野豬出沒即日起捕捉後將人道毀滅 漁護署提醒市民勿餵飼
發佈日期: 2021-11-13 23:00
港澳



本周初協助捕捉野豬輔警被野豬咬傷事件,有事發片段曝光。對於漁護署即日起,將捕捉及人道毀滅市區出沒的野豬,關注團體有不同看法。
一名輔警周二協助捕捉闖入天后屋苑停車場的野豬,被對方咬傷。事發一刻,他至少三次被野豬撞倒,起身逃走卻繼續被野豬追趕。雙方一度夾在兩車之間數秒,輔警最後成功逃走。
漁護署稱,因應近三年野豬傷人個案有上升趨勢,至每年平均有十宗。即日起,每月有野豬捕捉行動,定期用麻醉槍捕捉和人道毀滅在市區出沒的野豬。
謝先生稱:「殘忍都沒辦法,如果小朋友走過、老人家走過,牠真的會衝過去,我們就說可逃脫。」
布先生說:「人們不理會牠,其實就沒事。幫牠做了絕育,讓牠慢慢減少會好些,若不停繁殖當然有問題,但我覺得不需要主動殺牠們。」
有行山客說,這一個位置比較多野豬,不時都見到有人在這裡用麵包和生果餵牠們。
漁護署亦稱會研究修訂《野生動物保護條例》,擴大野生動物禁餵區的範圍。
有關注團體表示認同,認為人為餵飼是問題根源,但反對人道毀滅野豬,形容是「開倒車」。
香港野豬關注組幹事黃豪賢稱:「只要出現在市區,不論牠是否攻擊人都一律格殺勿論,這邏輯怎也說不過去。漁護署一直以來都透過麻醉槍,搬遷野豬去其他郊野公園。他們可增加資源、人手進行這計劃,令豬能避孕、絕育。」
有前民間野豬狩獵隊的人擔心,野豬絕育速度追不上繁殖速度,認為這個時候都要改變做法。
前大埔野豬狩獵隊隊長楊佳權說:「如果政府能將餵飼野豬的罰則提高,包括所有郊野公園任何地方或市區,應有阻嚇作用。深信和野豬可共存,但一定要確保野豬數量不能泛濫,現在野豬已泛濫。」
根據現行法例,在禁餵區餵野豬,一經定罪,最高罰款一萬元。
漁護署稱,2017年底起推出捕捉及避孕或搬遷等措施後,部分野豬繼續在鬧市或馬路上出沒,對行人構成危險,可見相關方法未有成效。若繼續因循這些方法只會令問題繼續惡化,強調野豬有潛在危險,任何情況下市民都切勿餵飼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