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大研「溝針」保護力 初步發現抗體水平不及打兩劑復必泰高
發佈日期: 2021-08-22 13:02
港澳



港大研究先接種復必泰再打科興疫苗的保護力,初步發現抗體水平對新冠病毒或部分變種病毒,不及打兩劑復必泰疫苗高,最快兩至三周有詳細結果,對日後轉打第二款加強劑疫苗有啟示作用。
港大早前招募135人,分成三組,其中一組先接種復必泰再打科興,28天後跟接種兩劑復必泰或科興的組別對比抗體水平等。
負責研究的港大學者孔繁毅在本台節目《講清講楚》稱,初步發現這個「溝針」組合,對新冠病毒或Alpha變種病毒抗體水平不及打兩劑復必泰疫苗高,科興就仍在研究。至於現時流行的Delta變種病毒亦在研究尾聲,料兩至三周有結果。
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稱:「(接種)復必泰人士可能較多免疫反應或副作用,有機會在臨床上可能有需要或過敏情況可以轉打科興,原意是這樣。似乎看到可能有機會加強劑而言,如果你免疫反應沒那麼好、副作用少些,有機會抗體產生水平沒麼好。」
他稱「溝針」副作用跟打兩針同款相若,有關結果對日後轉打第二款加強劑疫苗,是否安全等有啟示作用。
現時本港新冠疫苗總接種劑次達七百萬劑,孔繁毅稱暫時看到成年人的副作用,除貝爾氏面癱,大致跟預期差不多,強調就算面癱,大部分都會康復。
他稱反而長者副作用較預期少,70歲以上長者接種後有嚴重副作用如血栓的比率低於百分之2。
孔繁毅表示:「整體來說,我們發覺如果你有嚴重心臟病,副作用會相對地多。另外,如果你有長期吸煙習慣,嚴重副作用亦相對地多。其他的就算是血壓控制得不太好、糖尿控制得不太好,其實問題不大,這方面其實很少長者有嚴重副作用。」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