坊間提倡長者備「平安三寶」 有醫生建議設專門中心助辦理

發佈日期: 2021-05-23 10:31
港澳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已複製連結
人口老化,近年坊間不少人提倡長者要為自己準備好「平安三寶」,這三寶包括甚麼?在香港是否普及呢?

今年九十歲的桓哥與家人一向對談論生死沒有忌諱,很多年前他已經為自己訂立了遺囑,也有把自己不想垂危時插喉急救的意願告知女兒。

最近他們正在研究一份與財政管理有關的法律文件,希望授權女兒在自己因病昏迷或失去意識的時候,可以動用他名下的物業和財產,來支付日後的照顧開支。

桓哥女兒Teren稱:「真的很壞狀況的話,現金可能已經用完,又不太足夠給予爸爸使用,該怎麼辦?就把房子賣掉,對他是一個保障。」

一般的授權書,在當事人失去意識或昏迷時會自動失效,但是「持久授權書」則可以持續使用。這份法律文件跟遺囑和預設醫療指示被稱為「平安三寶」,是一般人可以在健康的時候,為保障自己臨終或離世時個人意願和權益而訂立的文件。

根據高等法院記錄,《持久授權書條例》自1997年制定以來普及性很低,累計註冊宗數只有大約二千四百宗。

法律要求訂立「持久授權書」時,要有醫生和律師見證。有曾經幫病人簽訂這份文件的醫生說,「持久授權書」選項又多又複雜。他建議政府或非牟利機構參照外國做法,設立專門中心幫市民辦理。

老友所醫創辦人馮治本稱:「可以把部份工序找到一些專家、一個中心去做,我覺得成本可以降低很多。一些器官捐贈的計劃,政府也會推動,是對社會公眾利益有利。」

有律師指在人口老化趨勢下,政府應該推出一次性的「平安三寶券」,幫助市民為晚期生活做好規劃。
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