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主黨憂選舉制度改革減制衡政府聲音 民建聯指議會續有反對意見

發佈日期: 2021-03-02 19:01
港澳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已複製連結
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提出「愛國者治港」原則後,在深圳主持座談會,本港多名與會者就選舉制度提出改革建議。民主黨認為議會內制衡政府聲音會減少;民建聯則認為會繼續有反對意見。

深圳的「愛國者治港」座談會,全國人大前常委范徐麗泰、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等出席,提出完善選舉制度等建議。

綜合多位與會者意見,較多指出立法會功能組別已有區議員互選產生的區議會(一),可取消俗稱「超級區議會」,由接近全港選民可投票選出的五席區議會(二)。有建議認為,可由有助香港增值的新興商界取代。

功能界別選民資格亦建議規範,例如要在界別或所屬團體有4、5年服務及納稅紀錄。

地區直選現時35席來自五大選區,有建議增加至十個以上,增加地區代表性。選舉制度由現時比例代表制改為雙議席單票制。

第一及第二屆立法會分別有十及六席,由負責選行政長官的選委會產生,有建議認為恢復有關議席可體現行政主導。

至於現行選委會就建議取消當中117個區議會代表,由全體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代替,或加入全國性組織,譬如全國工商聯、婦聯、青聯等。

為了確保候選人符合「愛國者治港」原則,有建議設資格審查制度、調查候選人背景等。有建議認為警務處國安處、駐港國安公署可協助,以免只由選舉主任裁定候選人的資格。

民主黨認為將來更難制衡政府施政。

民主黨主席羅健熙表示:「是完全行政主導的時候,有多少空間可以令政府去接納不同意見?當我們聲音再小的時候,制衡再小的時候,香港如何發展?我覺得已經無法想像。」

民建聯指不會只得「清一色」聲音。

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說:「我們提出希望政府改善施政,不是癱瘓他、令他無法運作。我相信日後議會無論如何變化,依然會有不同代表支持政府;也有代表不同意政府、批評政府。」

她認為當政治環境變得理性,香港可繼續發展民主制度。
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